K的父親是日本人 母親是德國人
偏偏她生長的這個德國社會 是個只要你不是金髮碧眼的標準西方人長相
許多的德國人就下意識地將你排除在外
所以 K對於種族歧視的這個議題
異常的敏感
甚至是 我現在就可以想像她咬牙切齒緊握拳頭的模樣
所以我也常常聽到她說
去銀行辦事行員的態度不好 某某超市的收銀員老是一副不爽的表情
她帶一群德國朋友去越南中心的餐廳見識 同行的朋友高聲嘻笑談論菜單上有著青蛙等等他們不吃的奇怪食材
她對他們大驚小怪以及不自覺的種族歧視的心態感到困窘
她對我指責當天同行的一位在德國長大的中國朋友的懦弱 因為他沒有發聲阻止他的朋友們
那些令人感到不好意思的行為在亞洲小餐館裡 一個德國老男人對K說 嘿 甜心她氣憤的是 為什麼那位越南老闆要對這種無聊德國老男人哈腰以及帶上滿面的笑容(這種開在偏遠的小餐館 常常就成為退休失業男人們聚集聊天喝酒的地方)
當然 我完完全全可以理解K的憤怒
但是 我一點都不喜歡這種把自己當作社會的Victim的這種心態
很可能 那位銀行辦事員僅僅是昨天沒睡好 超市的工作也很難帶著微笑八個小時
小餐館的老闆或許那只是他對顧客表示友善的方式
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要歸咎於 "亞洲人"的身分
我常覺得 當自己越是刻意去強調這個問題 問題就越是存在
當自己越是輕鬆面對 別人的反應也會是相對的
把"自己"的身分時時刻刻記著提醒著可是一點都不輕鬆啊!
題外話
Rita這樣的跟我說她自己的經驗的
她出身在匈牙利的一個小鎮 約莫是中學的時候
一開始 她跟當時的女友 老是受到學校其他青少年的嘲笑作弄於是她們躲躲藏藏
後來的另一個女友 兩個開始不在乎眾人的眼光 也大大方方地有著親密的舉動
反而 學校裡的同學們反應是 Wow, that's cool!
很有趣的
當我們在看別人的時候 別人是怎麼看我們的?
那天跟新加坡來的Libbie坐在cafe (這是一家Women only的cafe)
曾經有兩次我都一開始被拒於門外哩 :(
Libbie跟我說 坐在吧檯前面的那個好像是男生對吧?
我跟她說 不可能! 她們不會讓男生進來的!!!
哈 我們兩個都很可能被誤認為男生的女生 不也在這邊偷偷討論別人是男生還是女生!
也可以見得
性別常常是會引發出一堆問號的!
我常常在想當我們把他人區分成 Countryside Lesbians (她們有種特殊的打扮 piercing, bleach的金髮還有流行於90年代的服飾 在Disco燈光下會閃閃發亮的白色褲子) 的同時
我們常常沒有惡意 但是我們是不是也常常帶著那麼點的歧視呢?